在數字化世界里,廣東清遠的名氣,,早已淹沒在廣州,、深圳、佛山,、珠海,、東莞這些當紅城市的流量里。
習慣了摩天大樓,、外賣快遞的城市生活以后,,人們對清遠只留下模糊的印象——山清水秀,大抵是個中等發(fā)展地區(qū),。
過去10余年,,廣東一直在扶持粵東西北地區(qū)的發(fā)展,還將清遠連南定為機動車駕駛路考的目的地,,連南一時成為廣東司機的“黃埔軍?!保L頭無二,。
2017年廣東省取消路考以后,,這片山清水秀的地方一轉身,就從獲取“人流”的福利中升級,,發(fā)展成為清遠,,甚至整個華南地區(qū)的“數據流”基地,。
邊陲之地
小胡對清遠印象深刻。第一次是20年前,,騎單車從廣州出發(fā),,抵達清遠連南是5天后。
對大城市的孩子來說,,清遠是新奇又新鮮的——沿途出現拖拉機和耕牛,,連南少數民族的老奶奶挑著扁擔、體面地兜售農副產品,,這讓人倍感親切,。
騎行清遠,小胡的感受是這里經濟雖然欠發(fā)達,,但神秘,、物產豐美,還有濃厚的少數民族風情,,“尤其是豆腐花好喝又便宜”,。
但這新鮮感很容易被大城市的熱鬧所覆蓋。小胡從連南返回,,剛抵廣州,,就傳來了北京申辦奧運會成功的消息。廣州城頓時沸騰得五彩斑斕,,熱情迅速抹去了小胡從連南返回的欣喜,。
他甚至還清楚記得,那一天是2001年7月13日,,這一年,,中國3G時代剛剛發(fā)展到第3年。
再遇到清遠,,已經是2005年——參加機動車駕駛證的路考,。
這里是領取駕駛證的最后一關,大部分教練會賦予此行新的意義——感受長途駕駛的樂趣,,尤其是在穿過山區(qū)時,,感受上下坡和過彎帶來的快感。
這一次抵達連南,,小胡坐在吱吱作響的桑塔納汽車里,,只花了5個小時——這足以說明現代化的正向意義,但更重要的意義是,,這為清遠帶來可觀的收入,。單在2016年,52萬長途學員奔赴連南應考,,他們?yōu)檫B南創(chuàng)造約2億元的旅游收入,。
如果從上世紀90年代,,廣東省公安廳將清遠市的連南瑤族自治縣、陽山縣等地設立為長途培訓基地開始計算,,連南曾接待無數人前來考試,,源源不斷的人流,為連南帶來的不僅是旅游業(yè)的發(fā)展,,還有知名度的上升,。
清遠市一名政府官員曾分析,無論從動機還是從實際效果來看,,上世紀末廣東將路考設置在清遠連南,,是對當地經濟發(fā)展的支持,但這是一種輸入型的造血方式,,存在中斷的風險,。
果然,到2017年,,廣東省逐步取消長途駕駛考試。而在之前的2016年,,中國已經進入4G社會,,以往獲取人流紅利的清遠,已經有了流量意識,。
實際上,,清遠早已不再依托來自交通領域的政策福利。清遠市工業(yè)和信息化局(下稱工信局)局長劉軍介紹,,早在2016年,,清遠市經信局已完成《清遠市大數據發(fā)展規(guī)劃(2016-2020年)》。甚至在2015年,,清遠就已組建大數據中心,,與騰訊、蘇寧,、鐵塔,、電信、聯通等公司合作,,試圖加快電商,、智慧城市和大數據建設,或許正是清遠對數據的敏感,,推動了廣東駕駛考試的變革,。
現代商品社會中,發(fā)展幾乎不外乎人流,、資金流,、物流三駕馬車,。
當人流紅利逐漸減少,清遠已經在計劃著數據流,,將三個流量串聯起來,。
群山里的云基地
這處園區(qū)內,觸目所及只是空調風口,,以及看上去平凡不過的白色鋁板,。
鋁板那一邊,像圖書館書架一樣排列的服務器機房,。服務器運轉無聲,,卻散發(fā)巨大熱量,空調機負責降溫,,卻嗡嗡作響,。
這樣的布局,處處有玄機,。
“我們把服務器散熱口都安裝在同一面,,然后用隔板把散熱面單獨隔離出來,讓服務器車間里的冷風單向流動,?!鼻暹h清新區(qū)騰訊華南云計算基地(下稱騰訊云基地)的運營總監(jiān)張浩說。
這樣的做法是給空調減少制冷壓力,,否則就像給一個開著暖氣的房間制冷,。張浩說其他企業(yè)是不是這樣做不知道,但騰訊這么做是有多方面考量的,,往大了說,,那是響應碳達峰的號召。
隨著騰訊云基地在清遠落成開服,,人們眼里那個曾經以農業(yè)為主,,第二產業(yè)相對落后的印象正在逐漸淡化,“云基地”——本來就有高科技屬性的詞匯,,如今落在清遠的群山里,,更是加劇了它的神秘感。
清新區(qū)云基地只是清遠的三個云基地之一——另外兩個分別在20公里外的清遠高新區(qū)和清城區(qū),。把三個基地相連,,恰好是一個正三角形。張浩說,,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數據分散保存和備份,,主要是防止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對數據造成毀滅性打擊。
騰訊在這三個基地上服務器量將會接近100萬臺,它們將承載騰訊最前沿的云計算,、大數據,、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產業(yè)服務。這樣的基地落在清遠,,給人一種穿著瑤族服飾的老奶奶,,正在柴火灶前刷智能手機的萌態(tài)反差。
搶回來的項目
把清遠連南稱為路考之都,,只是一種象征的說法,。連南的發(fā)展,路考經濟只是其中的一個板塊,,但對于清遠來說,,騰訊的云基地卻是清遠發(fā)展策略的轉向,是清遠主動選擇站在數字經濟的風口中,。
清遠早年也曾招來一批陶瓷,、水泥、廢舊金屬等附加值不大,,但污染較大的企業(yè),,隨著人們對環(huán)境的要求越來越高,清遠意識到自己的優(yōu)勢仍舊是綠水青山,。
天時來了,。2018年5月,清遠工信局獲得消息——騰訊正在廣東省各地選址籌備建設華南云計算基地,,要布局云業(yè)務項目。
這個消息被反饋給清遠市委,、市政府以后,,被視為是清遠的重要發(fā)展機遇。清遠市政府隨即組織團隊和騰訊云基地的選址團隊溝通,。當時,,騰訊選址團隊已經考察過汕頭、肇慶等地,,也有合作的初步意向,。
事實上,清遠與騰訊的緣分更早,。早在2015年6月,,清遠和騰訊簽下戰(zhàn)略合作框架協議,雙方推動清遠打造“互聯網+”智慧城市建設與發(fā)展,,那是廣東地區(qū)首個與騰訊簽約的城市,。
據劉軍回憶,當時在清遠市政府的指導和授權下,工信局會同規(guī)劃,、國土,、電力部門以及各個區(qū)政府,多次對接騰訊選址團隊,。
地利當然也很重要,。作為云基地的選址考量,騰訊除了考慮占地選址以外,,對地理條件穩(wěn)定和電力保障有硬性要求,。清遠原本就有飛來峽水電站,而且全境豐富的清潔能源,,也為電力保供提供了底氣,。
即便如此,清遠市政府還是給騰訊云基地打造了兩套供電系統(tǒng),,一旦一路發(fā)生短路停電,,另一路會無間隙地補上,這既是誠意,,也是服務型政府的效率體現,。
如今,騰訊的云基地陸續(xù)開服,。根據劉軍預計,,每個基地完全開服后,每年的營收將達數十億元,。
而這些營收還會被無限放大,。以貴州打造大數據中心為例,貴州省大數據相關企業(yè)在2013年尚不足1000家,,但到2017年時便已增加到了8900多家,。
隨著騰訊落戶,2020年12月25日,,京東云計算大數據基地,、京東亞洲一號項目也宣告落戶清遠。這些數據中心陸續(xù)入駐后,,周邊也將會集成大量的物流和基建企業(yè),。
對于清遠來說,云基地的落戶無疑推動了清遠數字經濟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,,成為清遠經濟轉型升級和加速“入珠融灣”的重要引擎,,并且讓清遠未來發(fā)展有了彎道超車的可能。
這一切是清遠自己爭取到的,,這背后是清遠希望用信息化來改造傳統(tǒng)產業(yè),,無論是道路交通,,還是農戶耕作的日常。而在此過程中,,信息化不僅能提升人們生活的幸福感,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一個服務型政府。
從廣州到清遠連南,,自行車騎行要5天,,開車駕駛5小時。如今在云里,,清遠觸手可及,,人們對清遠“農業(yè)大市”的刻板印象,正被逐漸打破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