砵仔糕是廣東地區(qū)漢族糕點(diǎn)小吃,。主料是粘米粉和澄面,味甜,。砵仔糕可以分成兩大類:老式砵仔糕和水晶砵仔糕。老式砵仔糕在以前比較多,,現(xiàn)在多見的是水晶砵仔糕,。
特點(diǎn):
精致小巧的砵仔盛著精美的糕點(diǎn),清甜爽口,、嫩滑潤肺,,是開平傳統(tǒng)美點(diǎn)之一。
歷史文化
起源一說:
傳統(tǒng)的砵仔糕為廣東小吃之一,,首創(chuàng)于廣東省臺山縣,,已有數(shù)百年的歷史。清朝咸豐間(公元1851—1861年)成書的《臺山縣志》載:“砵仔糕,,前明士大夫每 不遠(yuǎn)百里,,泊船就之。其實(shí),,當(dāng)時馳名者只一家,,在華豐迂橋旁,河底有石,,沁出清泉,,其家適設(shè)石上,取以洗糖,,澄清去濁,,以缽盛而蒸之,非他人所用,?!惫屎笕瞬捎?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微軟雅黑, "Microsoft YaHei"; text-align: justify; text-indent: 32px;">砵仔來蒸糕之法一直傳下來,成就如今的廣東砵仔糕,,以至風(fēng)靡全國,,甚則海內(nèi)外。
起源二說:
砵仔糕是從香港流行起來的一種小甜點(diǎn),,是臺灣和廣東特色傳統(tǒng)小吃,,是一種深受年輕人和小朋友喜愛的甜品,做出來的成品糕體晶瑩雪白,,表層油潤光潔,、細(xì)膩嫩滑,質(zhì)爽軟件而潤滑,、味甜洌而清香,,吃起來有粘韌性(筋道)而不粘牙,,且有多種風(fēng)味可供選擇,如相思紅豆味,、草莓味,、水蜜桃味、葡萄干味,、香芋味,、玉米味,蘋果,、椰絲,、菠蘿等十幾種口味。砵仔糕因巨星劉青云和袁詠儀主演的《新不了情》而一炮走紅?,F(xiàn)今在全國各大城市已經(jīng)開始流行,,吃的人越來越多,賣的人也越來越多,。它晶瑩剔透,、爽滑可口、彈齒,、不沾牙,、時尚、口味豐富,、造合各種年齡的消費(fèi)人群,。
起源三說:
砵仔糕來自古代的農(nóng)村,當(dāng)時的人以白米磨漿制成的砵仔糕,、白糖糕等當(dāng)甜品,。原來以瓦砵盛著,后來才演變成以碗仔盛,,大一倍的砵仔糕,。
其他信息
做法
水晶砵仔糕制作簡單易行。
一,、原料:
1,、砵仔糕粉(在食品添加劑商店有售);
2,、水果濃漿(也可用濃縮果汁) ,;
3、白砂糖,;
4,、潔凈飲用水;
5、綠豆或紅豆等輔料,。
二,、制作工具:
1、液化氣灶(節(jié)約成本也可用蜂窩煤爐),;
2,、鐵鍋;
3,、蒸籠(如蒸饅頭的普通蒸籠即可),;
4、塑料盒筐(送貨可用裝蛋糕用的普通塑料筐,,售賣可用塑料盒盤);
5,、專用缽仔碗(可代購),;
6、有嘴的水壺與塑料盆桶等盛裝容器,。
三,、配方:
以砵仔糕粉500克(1斤)為例,白砂糖100-150克(2-3兩),,如制綠豆或紅豆糕需250-300克左右,,水1100克(2.2斤)或1200克(2.4斤),水果濃漿10克(有果味即可),,現(xiàn)舉例如你第一次試驗(yàn):可用砵仔糕粉50克(1兩),,白砂糖10-15克(2-3錢),水110克,,水果濃漿1克,。
四、操作工藝:
1,、把原料按比例配方稱好,,先取配方中三分之一的水燒開攪拌溶化白砂糖,待涼后與余下的三分之二的水混勻后,,倒入裝有砵仔糕粉的容器中,,邊倒邊攪拌,直至完全攪拌均勻?yàn)橹?,然后加入極少量的水果濃漿或濃縮果汁攪勻即成粉漿待用,。如制作綠豆或紅豆糕可不加果味。
2,、在制作砵仔糕粉漿前,,應(yīng)在蒸籠的鐵鍋內(nèi)放適量水燒開。蒸籠中放上砵仔碗,鍋中水燒開后關(guān)微火待用,。
3,、把配好的砵仔糕粉漿再攪拌后立即裝入有嘴的手提水壺中,迅速倒入蒸籠中各個砵仔碗內(nèi),,每個砵仔碗內(nèi)倒入八成滿,,中途應(yīng)抖動、晃動水壺,,以免壺中粉漿沉淀,。每個蒸籠中的砵仔碗裝完粉漿后,即可加蒸籠蓋用中小火,,一籠大約蒸15分鐘左右,,兩籠大約20分鐘左右,三籠大約25分鐘,,四籠大約30分鐘,,五籠大約35分鐘。